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30章 军医(3 / 4)

;陈无咎背着手思索片刻,才道:“此事并无不可,我可以给那公士用药,保他活命,但是,我还想听听屯长第二个条件!”

&esp;&esp;黑夫已经在心里思索多时了,立刻道:“黑夫虽然是第一次上战场,但眼看攻地拔城,士卒多有受伤,但营中军医稀缺,千人之率,仅有两人为医,难以及时赶到战场救治伤卒,故黑夫有个想法。”

&esp;&esp;他拱手道:“黑夫学得的裹伤包扎之法,其实并不难,若能让每个屯,或者每百人里,有一位兵卒习得此法。如此一来,在战场之上,他便能及时为伤卒止血,或许就能救回他们一条性命!”

&esp;&esp;黑夫今天为本屯和其他屯的人包扎,赢得了他们敬仰感激的目光,不少人甚至朝他稽首,感谢救命之恩。经过此事,黑夫突然想到,若是能将后世的医护兵制度搬到秦国来,是不是能挽救更多人的性命?

&esp;&esp;“黑夫人微言轻,但却听人说,陈医师乃是咸阳名医,世代都作为医官,或许能将此法连同黑夫的想法,递交咸阳,以达上闻……”

&esp;&esp;言罢,黑夫对陈无咎深深一揖:“这便是黑夫的不情之请!”

&esp;&esp;陈无咎有些愣神,若说黑夫的第一个条件,他还能猜测出来,那么,第二个条件,却是他压根没想到的。

&esp;&esp;“让每百、每屯都有人学会裹伤包扎之法,及时为伤员止血?”

&esp;&esp;想法的确不错,但陈无咎既没有拊掌大赞,也没有大呼天才。

&esp;&esp;他只是想笑,笑黑夫的天真。

&esp;&esp;“就算在战场上将伤卒救回来,那又如何?”

&esp;&esp;陈无咎无奈地摊开手道:“营中的金疮医者,依旧只有一两人,上百伤病,岂能个个都能照应过来?吾等只能尽力保住军吏性命,至于大多数人,依然会不治而亡,此乃天数,如何改变?”

&esp;&esp;不同于普通人几天训练,就能掌握的裹伤包扎。针砭、用药、刮杀,这些专业的技术,非得经过数年甚至十多年的医学训练不可。而且治疗效率很低很慢,秦国的医学虽然是同时代顶尖的,但也找不出来那么多医生来当军医啊!

&esp;&esp;再说了,好的金疮药,价格堪比黄金,哪能普及到每个伤员头上?

&esp;&esp;然而黑夫接下来一席话,却让陈无咎叹为观止。

&esp;&esp;“医师说的没错,救回来后,军医无法全部照应,可能最终还是会死去,这或许,就是天数……”

&esp;&esp;黑夫也没办法,他又不是专业的医务人员,就是个学过几天战场救护的半吊子,科普点后世的消毒常识还差不多,让他穿上白大褂动手术治病救人?让伤员们起死回生,活蹦乱跳?别开玩笑了。

&esp;&esp;就算给他一个百度系统,他也办不到,在进入现代之前,拥有各种特效药之前,伤病员的生死,真的只能说是天数,消毒包扎,然后撑不撑得过去,得看运气。

&esp;&esp;黑夫加重了语气:“但在战场上救或不救,却是人事!”

&esp;&esp;“我听人说,昔日越王勾践,士有疾病不能随军从兵者,吾予其医药,给其糜粥,与之同食。”

&esp;&esp;“齐将军司马穰苴,也是对兵卒问疾医药,身自背负之。”

&esp;&esp;“魏大将吴起,与士卒分劳瘁,有士卒患疽,则亲为吮脓血。”

&esp;&esp;“这三位都是一时豪杰,名将,他们难道不明白,仅靠一人之力,仅靠不多的医药,不可能救助所有士卒的道理?”

&esp;&esp;“但战场上的及时救护,不仅是救回受伤士卒性命那么简单,也能让未受伤的士卒安心,让彼辈觉得,自己就算尽力作战受伤,也不会被丢下不管!”

&esp;&esp;后世已经意识到了,保持旺盛战斗力的关键,不仅仅在于军队的武力水平,还需要军队后勤卫生保障。军队在战斗中,需要足够的医疗保障为伤病员服务,就像那部电影《血战钢锯岭》一样,一个活跃在前线救人的医护兵,能极大地提升士气。

&esp;&esp;陈无咎这次是真的惊到了,如果是杨端和,或者是杨熊对他说这番话,他还不会太过惊讶。

&esp;&esp;但,黑夫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屯长啊!不仅知道勾践、司马穰苴、吴起的事迹,还能说出如此精妙的道理来。

&esp;&esp;黑夫继续道:“医师方才说,军中医者之设,是专为将官而设,是为了保住邦国将帅性命。”

&esp;&esp;“那么,医护裹伤之士,则是专门为普通兵卒而设!免除士卒受伤则必死的恐惧,使其更加勇于作战!此事于国,于军,于个人,都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